查看原文
其他

与鲁迅相遇 |研读鲁迅论文20片,纪念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

申飞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青年

2021

9月

纪念专栏

WENYANYOUTH


鲁 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诞辰140周年纪念



9-25纪念专稿


202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文研青年特邀申飞学长为大家精选了鲁迅研究论文20篇,和大家一起在学者论文中重温鲁迅经典。

阅读,是最好的纪念。在阅读与吸收中,我们离先生更近,与鲁迅先生进行更近。


编选说明

by申飞




1.本次编选的20篇鲁迅研究论文分为“鲁迅小说研究”“鲁迅散文研究”“鲁迅精神史研究”“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四个部分,综合考虑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突破性意义进行选择。


2.在上述四个部分中,“鲁迅小说研究”部分按主题、叙事、语言、精神特征、文化批判以及文本细读的顺序进行排序;“鲁迅散文研究”部分按《朝花夕拾》《野草》、杂文的顺序进行排序;“鲁迅精神史研究”部分按照论文对鲁迅精神发展的研究时段进行排序,以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鲁迅思想发展的阶段与过程;最后的“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部分选择两篇论文,一篇指向鲁迅研究的历史,一篇指向鲁迅研究的当下现状。


本次论文编选侧重于本土学者对鲁迅文学创作与思想发展的研究,因此未能选择海外学者的论文以及研究鲁迅翻译的论文。


01

 鲁迅小说研究


钱理群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以《孤独者》和《铸剑》为例讨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钱理群认为,鲁迅是倾心于复仇,复仇者尽管失败,但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但即使如此,鲁迅仍然用犀利的怀疑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无物之阵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

吴晓东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从三个角度(反讽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归乡”叙事模式中的叙事者系列、第一人称叙事的“距离控制”的美学特质)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并指出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复杂化,是现代小说复杂化的一个标志,从而在形式层面上标志着文学范式的创造性转化。这篇文章可以与王富仁的《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对照阅读。

王富仁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无摘要


按:王富仁的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鲁迅小说强烈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并且强调这种主体性是在中国近现代意识变动的过程中建立在理性自觉上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不但表现在他对自己作品的主体性的明确意识,同时也表现在他对自己读者的选择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对鲁迅小说中叙事者人称和小说中“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及其原型意义。

郜元宝

《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讨论鲁迅作品中的身体语言以及有关身体的书写,郜元宝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身体书写入手,分析了鲁迅作品(也包括《野草》等散文)中身体出场的方式、身体所展现出来的现代困境以及作为“灵明”、“灵觉”的载体的精神化和隐喻化的身体。

汪晖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讨论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及其在小说中的具体展开。汪晖认为,《呐喊》《彷徨》实际上构成一个作为过程的整体,即鲁迅小说在觉醒知识分子的心理发展中发现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吃人”本质,批判了落后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严重精神缺陷,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课题,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

杨剑龙

《论鲁迅的乡土小说与文化批判》

无摘要


按:鲁迅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反思观照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结构,他的乡土小说揭示了故乡人卑怯凌弱、节烈等第、中庸瞒骗等病态人生和心理,对以奴性文化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了深刻形象的批判。鲁迅立足于对人的启蒙,立足于改革,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对自我的解剖反省结合在一起。鲁迅受到过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近代文化批判先驱者的影响,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批判有着比前人更加执著的精神和更为深刻的内涵。

李今

《文本·历史与主题——<狂人日记>再细读》

无摘要


按:学界普遍认为《狂人日记》主题已成定论,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建立"写作规则"的角度分析"小序"的功能及其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通过辨析"余"、狂人和大哥对于狂人的日记的不同态度,"余"对狂人的日记的"改写"和挪用,"狂人的推理"所具有的真理与谬误的双重可能性等在文本主题生成上的不同作用,进而审视小说主题发生的历史,从而重新阐发了《狂人日记》的主题及其意义。

汪晖

《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无摘要


按:本文试图对《阿Q正传》做出新的阅读。作者通过对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的细致分析,展示了"精神胜利法"的片刻失效及其后果。通过对作品另辟蹊径的解读,作者系统地回答了《阿Q正传》研究史上的三大经典问题,即一、作品的叙述方式是否发生了断裂?二、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是国民性的代表,还是农民阶级的思想特征?三、阿Q真的会革命吗?作为国民性典型的阿Q与作为革命党的阿Q在人格上是一个还是两个?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革命的历史解释和文学叙述的重要问题:国民性是单面的,还是自我反身的?如何界定阿Q的阶级身份和社会类型?如何在"重复"中界定"革命"?在《阿Q正传》中,历史与本能、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身体是什么关系?如何解释鲁迅的"向下超越",以及从这一角度对辛亥革命和启蒙的思考? 


02

 鲁迅散文研究


钱理群

《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

摘要: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现代评论派“绅士”的世界相抗衡的。而《野草》所展示的,是鲁迅在被整个学界、社会放逐,他也自我放逐时所达到的境界:由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思想秩序、语言秩序的整体性怀疑和拒绝,达到“空“和“无”;由独自对黑暗的承担,而达到更大的“有”与“实”,获得更为丰富、博大而自由的“欣然”而“坦然”的生命体认,同时服从于不计后果,不抱希望的,永远不停地“向前走”的生命的绝对命令。这是可以通向最后十年的鲁迅的。

孙玉石、王光明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和象征艺术》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从《野草》的产生入手开始讨论,集中分析了《野草》中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以及二者如何在《野草》中结合起来的,《野草》是鲁迅用象征性的手法去表达个人的生命哲学。

李国华

《<野草>:梦与忆之诗》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讨论《野草》中的梦境书写。作为一种文学上的原型结构,《野草》中的梦(忆)与中国文学固有之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与古人相比,作为现代人的鲁迅有着独特的时间意识。从理性上来说,鲁迅是以进化论的立场来对待时间的,因此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严格的区分,为了将来,他执著于现在,摒弃过去;从非理性上来说,过去的时间成为一种心理时间,一种生命的冲动,鲁迅将其视为生命本身,其小说和散文 (诗 )几乎都可以说是记忆的外化。

张旭东

《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部分《而已集》的内容。张旭东认为,1925年至1927年间, 是鲁迅的杂文写作走向“自觉”的过渡时期, 也是鲁迅杂文的特殊质地逐渐定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鲁迅获得了杂文写作的自觉,也就是把对迎面而来的世事的恐惧以及对它的克服一同敞开在语言世界里的过程,在“现在”和“历史”、“语言”与“时间”的冲突中恢复了写作本身的道德本体论和文学本体论意义。


03

 鲁迅精神史研究


李冬木

《“狂人”的越境之旅——从周树人与“狂人”相遇到他的<狂人日记>》

摘要:本论所述"狂人的越境之旅",是指从周树人在留学时期与"狂人"相遇到他创作《狂人日记》从而成为"鲁迅"的精神历程的某一侧面,是在前论所完成的"狂人精神史"背景的基础上,对从《摩罗诗力说》到《狂人日记》之间的叙述空白的一个补述。笔者认为,在这两者之间还缺乏有机关联的说明,而由文艺作品翻译、创作和批评所搭建的与周树人相伴并且互动的"狂人越境之旅"则刚好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精神衔接。本论呈现了周树人在这一历程当中遭遇"果戈理"和三种《狂人日记》的现场,"尼采"话语下的"高尔基"和"安特莱夫",起始于"契诃夫"的"精神诱拐结构","狂人美学"的确立过程,乃至"明治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和创作实践意义。周树人通过翻译,实现了超越跨语际意义的"狂人"之"境"的移植。《狂人日记》是"狂人越境"的精神抵达,也是37岁的周树人携同既往的新的一页的开始。

王富仁

《从“兴业”到“立人”——简论鲁迅早期文化思想的演变》

摘要:本文认为,鲁迅早期的文化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兴业"到"立人"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迅速积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洋务派”到“维新派”再到“革命派”所取得的主要文化思想的成果,并在西方文化的持续影响下走上了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同时也是他的文化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其中的每一步,对于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批判的认识,对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调整的战略思想的形成,对于他后来的整个文化思想系统的形成,都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的。没有这个不断的建构过程,也就不可能形成他后来的深刻而又完整的现代文化思想体系。

吴晓东

《S会馆时期的鲁迅》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讨论鲁迅在北京绍兴会馆时期的精神历程。吴晓东结合了竹内好对鲁迅“蛰伏期”以及赎罪文学的讨论,认为历史中的鲁迅由于对罪的意识的获得, 完成了他的主体重塑的过程, 也完成了他的“第二次文学自觉”。


汪晖

《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无摘要


按:本文通过对《呐喊·自序》的细读,重新解释了鲁迅文学的动力问题。作者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故事及其与其他文本的互文关系,说明鲁迅文学的动力不是从绝望出发,而是从反抗绝望出发的;鲁迅的东渡学医,弃医从文,革命后的沉默,《新青年》时期的呐喊,均可以置于"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脉络中给予解释。与其说是回心,不如说是忠诚,解释了鲁迅的那些"不能全忘却的梦"。"希望的文学"、"反抗绝望的文学"与"胜利的哲学"、"乐观的文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两组各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文学态度。

汪卫东

《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

摘要:竹内好把蛰居绍兴会馆的沉默六年视为文学家鲁迅形成真正自觉的时期 ,在他的论述中 ,这一时期成为鲁迅诞生的原点;竹氏的这一研究无疑确立了日本鲁迅研究的范式 ,并在后继者伊藤虎丸和木山英雄等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笔者赞同日本研究界对S会馆时期的鲁迅的极富启发性的研究 ,但质疑其夸大这一时期对于鲁迅的决定性的做法。笔者在这里剔出“1923年” ,发掘其对于鲁迅的意义 ,不仅在于发现了这极富象征性的沉默一年在鲁迅中期自我转换中的重大意义 ,强调它于后期鲁迅之决定性作用 ,更在于说明 :鲁迅一生经历了一个不断反思、挣扎、调整和转换的历程 ,其中某些时期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决不能只看到某一时期。

贺仲明

《后期鲁迅(1927—1936)新论》

摘要:多年来,学术界对后期鲁迅的认识纷纭,值得深入讨论。关涉后期鲁迅思想的焦点之一是其对国民性批判的态度。他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思想,但态度却有显著的转变,其思想内核从文化启蒙向以革命为中心的实践启蒙转移。当然,鲁迅对革命的理解与现实中的革命并不一致。与之相关,后期鲁迅的文学观也发生较大转变,文学主体由知识分子转向大众,文学主旨也由启蒙大众改为大众的自我表现。鲁迅的文学思想并不稳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导致后期鲁迅基本放弃小说创作而专治杂文。后期鲁迅思想的变化并不突兀,是其个人思想发展和时代潮流的自然演变。对鲁迅的转变既不应该无限拔高,也应该看到其多重积极意义。


04

 鲁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汪晖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

无摘要


按:这篇文章主要从八十年代末鲁迅研究的现状出发讨论鲁迅研究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鲁迅研究中先定的诸种前提和回到鲁迅本体的批判性意义以及鲁迅研究的突破。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偏早,可以作为回顾八十年代末鲁迅研究的参考。

张福贵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摘要:鲁迅研究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体作家分析, 而是对其人其文所表征的一种文化属性的理解;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也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史的评价, 而是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相关联的社会评价。当下, 在学术逻辑回归与学术民间性凸显的态势下, 鲁迅研究的立场和价值评价出现了明显分野。同时, 作为一种被过度阐释的显学, 鲁迅研究存在着研究的重复性和细小化倾向。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 是鲁迅研究的三种基本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是对鲁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开掘和理解, 同时又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悖论和不同的价值功能。


按:张福贵的这篇论文系统梳理并总结了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并指出其背后的意义,相较于汪晖的《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与当下鲁迅研究的学术环境贴合得更加紧密。



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学习的视野,阅读论文时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也要适当学习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但是要注意,切勿舍本逐末,顾此失彼。很多论文是学者于争论中产生的新颖观点,剑走偏锋,不仅不容易理解,而且与考试需求相去甚远,故而同学们要谨慎选择,量力而行。


同学可自行到中国知网下载论文

也可以添加客服微信:



回复“鲁迅研究论文”领取。

因今明为周末,可能回复不及时,

周一上班时间将集中回复大家。

注意:版权属于作者,仅供研习之用。


文研青年还整理大量鲁迅研究专题,

基本涵盖所有考点重点难点,

请同学们按需索取。


往期

关于鲁迅



——纪念 鲁迅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